Wednesday, 26 January 2011

儒术的沦落

读了易中天等老师对广场竖孔像的评论,忍不住跟着说几句。文字很差,但是没什么办法,缺少积累,工作又太忙。

圣经上基督说,

我给你们一条新命令:你们要彼此相爱;我怎样爱你们,你们也要怎样彼此相爱。如果你们彼此相爱,世人就知道你们是我的门徒。

在基督教而言,基督是至高无上的。人必须彼此相爱是因为基督的赐予和命令。为什么人不能靠自己的力量相爱呢?基督教对这个的判断是,

世人都犯了罪,亏缺了神的荣耀;如今却蒙神的恩典,因基督耶稣的救赎,就白白的称义。

人天生有犯罪的基因,必须依靠耶稣的救赎,才能称义。我把这个做一个意义上的延伸,如果不信神,没有神的救赎,人就不可能持续性地相爱,人会碰到各种困难,例如,饥荒,战争,利益的冲突,等等,造成互相的憎恨,攻击,残杀,甚至污蔑和种种无耻的虐杀,甚至没有办法从这些仇恨中解脱出来。

信了神呢,就把所有的爱和爱的光荣归于基督。就承认了人的原罪,人不可能完全依靠自己。而且,为了信仰神,还必须见证神的存在,传神的福音。在公共言论空间,对于神的怀疑,在教义上会产生强烈的冲突,这样,借助于科学的精神和方法,对于不好的教义,加以淘汰。例如原来的“平地说”,现在教会已经不再反对。

*神要其信徒必须相爱
*神的福音必须传给大众
*人有原罪,必须信神才能被赦免

传福音必须有见证,这样基督教的教义和科学就会产生冲突。解决冲突的过程就是基督教教义改进的过程。然后教义的改进会提升基督徒的思想和素质。这样基督教创造了一个大的公共空间,基督徒个体能够对自己的思想有比较好的对照,对于目标有比较清楚的认识,从个体思想的长期演变来说,比较有参照系。从社会的进步来说,好的思想,凭着和教义的冲突,最终得到教会的承认,得到广泛的传播。

而儒家就不太一样,

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,己所不欲勿施于人。

每个人对仁的理解肯定有不一样,有方式上的,也有程度上的。比方说,妈妈给小孩子喂饭,爸爸可能就觉得这样把小孩子宠坏了。什么时候喂,什么时候不喂,并没有一个容易掌握的尺度。所以孔子对于个人的修养最后只能是说,

吾日三省吾身。

墨子提“兼爱”,孔子的高足孟子还说他高调,“是无父也”。

看到天安门广场竖孔像,起码也要先把腊肉像先拆了吧。当初腊肉可是高唱打倒孔家店的。不过这是题外话,这里不再说了。

孔子开创了学院这种教育形式,但是最终只是传承权威,甚至接着皇家的权威,废黜百家,独尊儒术。没有了神,儒家最终和皇权合二为一,甚至忠孝仁义的秩序中,忠排到了第一位,完全丧失了仁最初的含义,所谓孝悌为本,沦为了笑柄。

新儒是怎么一回事,我不太明白。不过听听梁启超等人的名字,或许总是不错的。期待能够看到更多进展。

No comments: